未来一至两年是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落地的关键窗口期!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各领域实现更为广泛且深入地融合。
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并将重点从“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和“人工智能+”全球合作等六大方面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随着《意见》的出台和实施,将为企业智能化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与全环节应用
《意见》提出: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这将促使制造业各环节实现智能化升级,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要素之间的智能协同,从而提升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工业设计环节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方案设计与优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中试环节则能借助智能系统对生产流程进行模拟与预测,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生产环节将引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与高效执行;运营环节则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工具,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加速工业软件与装备创新
《意见》提出: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装备是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支撑。强化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与应用,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业供应链的智能协同水平。通过工业软件,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优化生产计划与调度,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通过同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如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成本。
深化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意见》提出: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增强工业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 工业互联网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数据平台和网络支撑,二者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决策和优化控制。
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得以实时采集和分析,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丰富的训练和优化资源。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构建智能预测模型,预测设备故障、市场需求等关键信息,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运营风险。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价值,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意见》提出的这一系列措施,将有力推动制造业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为制造业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也将促使工业领域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智能决策”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