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全面深化技术研发,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拓展客户类型,积极推进精益管理,快速提升运营效率,聚焦于智能电网、新能源与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4亿元,同比增长 21.89%;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3.29%;新签订单金额实现27.5亿元,同比增长约 9%。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配电设备领域,完成国网一二次融合全国产化四种型号产品样机开发,完成 ZW68 成套断路器真型试验专项检测,在产箱式 FTU 完成研发降本提效。2025规范南网配电自动化成套设备完成全部三种型号产品样机开发,通过型式试验检测和国产化认证,有利支撑了在南方电网中标。在用电设备领域,国内完成单/三相电能表降本优化设计,海外完成7 个国家 15 款电能表研发与客户送样。在一次设备领域,完成低压抽屉式小电流开关柜等系列产品降本设计。在储能领域,工商业储能 215kWh、261kWh 液冷储能柜已转产并现场运行,836kWh储能柜完成样机研发,兆瓦级 BMS 开发完成,135kW/215kW PCS 取得新型试验报告,园区微电网分布式储能管理云平台上线等。报告期内,新申请发明专利25件,新获授权3件。
市场拓展稳步提升。报告期新签订单27.5亿元,稳步增长;其中配电设备、综合能源同比增长较快,分别实现47.50%、94.45%增幅;海外市场取得大幅突破,新签订单2.67亿元。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组织各类市场活动22场,积极参与 CES、Key Energy、The Future EnergyShow 等国际展会,打开国际知名度。新建营销一线商机规范管理体系、各BU 售前支持体系及售后服务标准化工作体系。成功取得承装电力设施许可证二级资质,故宫博物院等一大批典型案例成功落地。
精益管理持续深化。以战略管理为牵引,形成了战略规划-解码-执行监控和绩效评估的闭环战略管理体系,形成月度点检、季度回顾管理模式。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体系,制度及管理办法更新、补充95项。建立应收账款分层分级管理体系,构建多部门协同的全链条管控体系,应收账款持续下降。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有效打通市场、运营、供应链、制造、财务等业务条线信息数据。积极融入海信集团供应链体系,推进采购、物流、运费等持续降本;完成精益改善周12次,提案712项;强化生产制造管理,制造下线及时率同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