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10-20 20:48:15  星期一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AI+混凝土 | 混凝土物流的智能化之路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浏览量:14次 所属栏目:制造 发布者:田佳恬
  混凝土物流这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行业,正在被AI悄悄改变着。
   一车混凝土从搅拌站到工地,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混凝土物流的时效性要求极高,再加上各种单据、车辆管理、质量监控,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早就跟不上了。于是,砼联开始了AI化的尝试。
   01
   车牌号识别:让机器认字
   2023年7月,我们上线了第一个AI功能:车牌识别。
   这个功能的应用场景很特殊,混凝土搅拌车到达工地后,需要拍摄泵车的照片上传系统。系统通过识别泵车车牌,自动判断是否为指定的正确泵车进行泵送作业。这个看似简单的验证环节,对于防止错泵、串泵等问题至关重要。在实际作业中,工地现场环境复杂,拍摄角度受限,照片质量参差不齐,这对识别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凝土物流与AI的结合就此开始。
   02
   发货单识别:从1.0到2.0的进化史
   2024年2月,砼联开始啃一个硬骨头——发货单识别。
   混凝土的发货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字体有大有小,格式千奇百怪。最开始砼联用的是传统的机器视觉方案,OpenCV框架走起,先判断图像方向,旋转校正,然后文本检测和识别。
   图像 → 方向判定 → 旋转矫正 → 文本标记 → 文本识别 → JSON提取
   这个方案能用,但问题也不少。碰到拍摄效果不好的单子,识别率就直线下降。碰到格式特殊的,提取规则就得重新写。维护成本高得吓人。
   到了2025年7月,砼联换了个思路:
   直接用多模态大模型。
   把图片扔给大模型,配上精心调教的提示词,让它自己去理解单据内容。效果立竿见影,不管什么格式的单子,模型都能看懂。运单号、项目名称、发货厂站、运输车辆、强度、方量,该有的信息一个不少。
   03
   保险单提取:语义理解与标准化
   2024年4月,砼联推出了保险单智能提取功能。
   保险单管理的最大难点在于术语不统一。不同保险公司对同类保险产品的称呼各不相同——“驾乘险”在A公司叫“司机险”,在B公司叫“驾驶人责任险”,在C公司可能又叫“座位险”。这种术语差异给统一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砼联选择了DeepSeek模型,利用其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实现了保险术语的智能映射和标准化。系统不仅能提取保单的基础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不同表述背后的实际含义,并转换为企业内部的标准术语体系:
   通过建立语义映射表和持续的模型训练,系统的标准化准确率已达到96%以上,极大提升了保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04
   安全风险视频识别:结构化分析降低误报率
   2025年8月,砼联部署了基于AI的装载机作业视频二次识别系统。
   车载摄像头的一级识别系统虽然响应迅速,但误报率较高,经常将飘动的塑料袋、反光物体误判为人员,也无法判断装载机的运动状态。这些误报如果直接触发告警,会造成“狼来了”效应,降低现场人员的警惕性。因此,砼联引入了AI二次识别机制——对一级系统的告警视频进行深度分析,确认是否存在真实的安全风险。
   系统的核心在于结构化的分析框架。砼联设计了分步骤的识别策略:
   第一步:人员识别与定位
   · 判断视频中是否出现人员,并给出0-1的置信度评分
   · 精确定位人员在画面中的九宫格位置(左上、中上、右上等)
   · 详细识别人员着装特征,特别是安全装备的佩戴情况
   第二步:车辆运动状态分析
   · 通过分析画面中参照物的位移变化,判断装载机的运动状态
   · 区分三种状态:持续运动、减速后停止、持续停止
   · 为每个判断提供置信度评分,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第三步:结构化输出
   系统采用标准化的JSON格式输出,包含人员检测结果、位置信息、着装描述、车辆状态等关键字段。这种结构化数据便于后续的自动化处理和统计分析。
   通过这种分步骤、带置信度的识别策略,系统实现了以下性能指标:
   · 车辆运动状态判断准确率:95%
   · 人员识别准确率:80%
   · 误报过滤率:82%
   更重要的是,置信度机制让砼联能够灵活调整告警阈值。对于高风险场景,可以降低阈值提高灵敏度;对于常规作业,可以提高阈值减少干扰。这种动态调整能力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和安全要求。
   在实际部署中,砼联发现结构化的提示词设计是成功的关键。通过明确的任务分解和输出规范,即使是相对简单的模型也能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这个经验对砼联后续开发其他AI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5
   未来的路——让AI真正懂混凝土
   除了上述已经上线的AI应用,砼联也正在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AI应用。
   1. 区域调度算法
   不是简单的派单,而是让AI Agent理解整个区域的供需关系,自动协调多个搅拌站之间的运能。想象一下,A站运能过剩,B站订单爆满,AI自动发起区域调度,把A站的空闲搅拌车调配给B站。这不是科幻,砼联已经在做原型。
   2. 混凝土质量预测
   通过分析搅拌车的滚动力矩数据,判断混凝土的质量变化趋势。简单说,就是通过车辆运行数据,提前发现混凝土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离析了,粘稠度不对了,AI都能提前预警。
   写在最后
   两年多的AI化历程,从简单的图像识别到复杂的视频分析,从单点应用到系统集成,砼联一步步把这个传统行业推向智能化。
   最大的感受是什么?AI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
   实施过程中,砼联在模型选择、提示词工程、系统集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些技术沉淀成为了砼联构建行业AI应用的核心竞争力。
   混凝土物流的智能化才刚刚开始。下一步,砼联想做的是打通整个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混凝土生产,从物流调度到工地交付,让AI成为整个链条的“大脑”。
   这条路还很长,但砼联已经在路上了。
   内容来源:物流事业部
 
  责任编辑:李孟珂
 
  微信审核:赵亮 孙强 李丹雪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