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工业沈飞第三届“飞鹰杯”职工技能大赛颁奖仪式上,数控加工厂“王刚班”青年技工兰海,凭借精湛的数控铣工技艺摘得桂冠。这位出生于1995年的年轻人,用七年深耕、千锤百炼的韧劲,在机床旁书写了从普通技工到“沈阳市技术大王”的成长答卷。
以创新破题解生产难题
“想到好点子就记下来,琢磨透了就去验证”,这是兰海入职以来的工作习惯。他的办公桌上,总有一本记满加工思路的笔记本,空闲时便反复梳理,将零散想法打磨成可落地的方案,再与工艺人员深入沟通,直到方案完美落地。
这份主动钻研的劲头,让他在生产中屡破瓶颈。发现传统工装换装效率低、精度差,他翻遍专业书籍、请教资深师傅,创新研发“工装快速拉直找正技术”,将换装时间缩短70%,并推广至多类产品加工;针对刀具使用失误导致的质量损失,他摸索出“检查防错法”,覆盖80%以上刀具类型,经固化推广后大幅降低生产损耗。入职后不久,兰海便凭借这份“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主动性,成长为班组核心技能骨干。
在“王刚班”淬炼硬本领
兰海的成长,离不开“王刚班”这片沃土。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王刚带领的精英班组,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如获至宝。“刚进班时,我就像饿了很久的人扑到面包上,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学透”,兰海回忆道。
在王刚的悉心指导下,他系统学习数控理论与实操技巧:跟着班组培训学三维建模,缠着外厂老师傅问加工诀窍,甚至通过“以讲促学”考取培训师证——在给同事授课的过程中,他对技术的理解愈发深刻。工作之余,兰海从不停歇:自学编程、啃专业书籍,遇到碎片化的教学视频,就搜集同类内容拼接学习,用“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坚持,一点点筑牢专业根基。王刚常说:“兰海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注定他能走得远。”
用极致付出换满程荣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兰海将这句话刻进了骨子里。在零件加工中,他发现某产品工艺流程存在优化空间,经与工艺员反复论证、试加工,将零件加工时间从260分钟压缩至100分钟,准备时间从8小时减至1小时,生产周期缩短近80%,质量稳定性同步提升。七年里,他累计解决生产难题百余项,为公司节省成本近百万元。
技能大赛是兰海检验实力的战场,也是他突破自我的舞台。为备战“飞鹰杯”,他开启“魔鬼训练模式”。“哪怕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也要确保每个动作零误差”,这份极致追求,让他在赛场上屡屡化险为夷。
2023年,兰海获得“飞鹰杯”与沈阳市“舒心传技”竞赛双料冠军,更获得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技术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