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群的职业轨迹在去年那纸调令下达时彻底改写。前一日,他还是航空工业天飞设备动力厂的技术员,在熟悉的设备间游刃有余;次日,人员结构调整的通知便将他推向总装厂计划调度岗——这个掌控总装生产“命脉”的核心职位。
彼时的崔泽群,既未摸清岗位间的“业务壁垒”,也未完全读懂“生产中枢”的重量,却已一脚迈出“职场舒适区”,踏入了充满未知的“高压试炼场”。
新岗位的第一周,现实便给了他沉重一击。展开飞机周期管控表,密密麻麻的陌生零件编号如同乱码,复杂的工序节点更让他晕头转向;走进车间,即便机型看似眼熟,实际流程却全然陌生,连“哪道工序对应哪个班组”都毫无头绪。深夜里,“退回原岗位”的念头反复萦绕,但“调度岗牵动飞机交付全局,绝不能因个人压力拖慢公司进度”的责任感,最终让他握紧了坚持的决心。
为了尽快“破局通关”,崔泽群把“办公室”搬到了生产一线。口袋里的小本子记满了待解的问题,遇到一线工人或库管员,他便追着请教流程细节与工段衔接;白天泡在车间盯进度,午休时扎进库房核对图纸,不知不觉间已写满了3本笔记。老师傅们看在眼里,也主动向他分享关键节点的把控技巧,为他的“成长路”增添助力。
自上岗起,他的手机就成了“24小时生产热线”,每天至少响起六七十次:生产部门催进度、市场部门要交付、采购部门对耗材。7个月后,崔泽群的职场“重生剧本”终于迎来高光时刻——如今的他,翻管控表能一眼锁定关键节点,提前协调车间的卡壳环节,与各部门对接时更是条理清晰,成了总装厂公认的“新骨干”。
面对领导的称赞,崔泽群依旧谦逊:“和资深调度比,我这名‘重生新手’还有很多不足,细节得慢慢打磨。对我来说,这场职场‘重生’,实际上是对责任的执着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