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5.39亿元,同比增长54.60%,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94.42%,刷新历史纪录。与此相比,上年同期其还在亏损3683.8万元,这一业绩表现也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
综合前三季度数据,江波龙营业总收入167.34亿元,同比增长26.12%,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27.95%。
截至10月30日收盘,江波龙报283元,涨幅3.73%,总市值已来到1186亿。这家千亿存储巨头,今年年初(2025年1月2日)江波龙股价仅为82.26元,如今算下来,年内涨幅已超244%。
多引擎发力,业务全线爆发
此次江波龙的业绩增长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企业级存储、海外业务与自研技术等多引擎共同发力。
目前,江波龙拥有行业类存储品牌FORESEE,海外行业类存储品牌Zilia和国际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形成完整品牌矩阵。
公司已自主设计并成功流片首批UFS自研主控芯片,搭载公司自研主控的UFS4.1产品整体性能表现优秀。
其还与存储原厂闪迪基基于公司UFS4.1自研主控达成战略合作,共同针对移动、IoT市场推出高端定制UFS。

在海外业务上,Lexar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类存储品牌,通过全球零售伙伴铺货,认知度与收入持续提升;其巴西子公司Zilia基于自研技术、综合存储产品和海外制造能力,也在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目前其已做到全球六大洲全覆盖,业务涉及全球国家和地区60余处,创建起研发,制造直至销售的全方位国际化服务网络。
到2025年三季度末,江波龙自研主控芯片部署总数已突破一亿颗,核心技术投入的持久竞争优势得以保持并持续强化。
结语
半导体存储行业在经历此前的寒冬后,如今随着AI需求旺盛,迎来周期复苏,江波龙得益于自身的技术底蕴与战略布局,靠着“本地化运营+技术赋能”的出海模式,也是成功买下了乘坐这次“东风”的关键门票。
而在今年3月21日,江波龙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A+H”模式登陆港股,若成功后,便是国内首家两地上市的存储芯片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