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团所属大型核燃料生产骨干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中核陕铀在集团公司和中国原子能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改革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领航,把准深化改革“方向盘”
一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改革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中核陕铀构建了“1+2+7+N”改革组织体系。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深改领导小组主抓、办公室协调推动,7个部门重点发力,并将改革穿透至全公司基层单位,形成上下联动有序运转的组织体系。建立了“1351”工作机制,紧抓1个台账不放松,按3“有”原则细化分解落实,做到“字字有回应,事事有支撑,工作有实效”;坚持5项措施抓落实,做到“月度跟踪、专题协调、实地调研、随机抽查、督导督办”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配套1份考核实施细则,以压力传导为起点、动力保障为过程、活力释放为目标,构建高效的考核机制。
二是推动党建与改革工作深度融合。中核陕铀以“党建+”模式为抓手,寻找党建工作与深化改革相融相促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发挥“党建+”的“PLUS”(先锋、引领、联动、融合)四大核心作用,推动公司在文化变革、功能变革、机制变革和能力变革等四个方面改革提升行动落地见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重点工程、关键技术攻关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具有陕铀特色的“312”党建价值体系,凝聚改革共识、营造改革氛围,推动“六能”机制不断深入,破除“高水平大锅饭”,改革发展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以文化变革促进市场化转型。针对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弊病,中核陕铀从思想文化方面破题,构建以“文化变革驱动转型落地”为核心逻辑的“1134”卓越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识别出传统管理模式下文化理念与市场化目标的五大落差(服务意识、主体意识、路径认知、合规意识、价值标准),重构包含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及基本理念的文化架构,新增“拼搏奉献、追求卓越”等市场化导向内容。创新形成企业文化“443”文化落地机制。激活领导层、组织层、员工层等3类实施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诊断-重构-落地-优化”的文化变革全流程管理,充分激活企业持久而长远的改革活力。

机制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一是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发布《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优化方案》《科研项目分级评价与激励实施办法》等制度,持续完善科研全周期管理,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按照“总额管控、充分授权、事后评价、动态调整”的原则开展实施小创新优化激励,激发员工参与创新优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23年以来,获得中核集团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中核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辐射防护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1项;连续2年4项QC成果获得ICQCC国际金奖。
二是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体化运作改革。实现大师工作室实体化运作,优化人员配置、落实经费保障、建立相应薪酬激励及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四位一体”功能体系,打造“五定四保”实体模式,聚焦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揭榜挂帅”,实施技术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应用推广。公司目前已拥有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完成关键技术难题攻关25项,培养全国技术能手3人,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8人,高级技师6人,年培训超1000人次,实现创新成果与人才输出双丰收,形成“创新-育人-发展”良性循环。
三是创新提升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创新开展“中层管理人员讲堂”、青“铀”学堂,推动中层管理人员、青年职工围绕科技创新、生产经营、产业开拓、技术管理、改革攻坚等方面积极探索、交流共享,提升能力素养;行业内构建基于岗位的课程体系,2024年完成公司226个岗位1667 门课程的开发,有力支撑“四定”后各岗位履职能力的提升。针对选人用人工作中干部评价“主观化、碎片化、缺量化”现状,为解决难以科学育人、选人、用人的痛点,中核陕铀创新构建中层干部五维能力素质模型,形成“门槛控制+能力量化+业绩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构建规范的量化评估体系,推动干部管理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形成“测评-反馈-培训-发展”闭环,激活干部队伍动能。通过量化评价与公平选拔,打破“论资排辈”传统,形成“重能力、重业绩”的鲜明导向。

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器”
一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成功研发铀浓缩行业专用数字化仪控系统,铀浓缩领域核心控制系统实现从“传统控制”向“数字化管控”的历史性跨越,为核燃料循环产业数字化升级树立了标杆典范。成功研制铀浓缩行业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和功能的自动化拆装设备,成功研制自动吊装装置,标志着公司在自动化和智能化上又迈出一大步。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深度开发,实现超过6万点位的数据实时采集和分类存储,以此为基础开发了10余个智能化软件,大幅度提高了工艺生产与运行管理效率,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95%,获评国家五部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工信部“典型案例”。
二是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双碳”行动,优化绿色生产模式,构建“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全链条生态管理体系,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经营。打造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管理、高能耗设备的动态协调和管控,减少运行人员人工操作量60%以上,提升关键工艺参数平稳率近70%。优化系统能源管理,对辅助工艺系统能耗的影响,实施全系统多层次在线能效计算、评价;依据所建立的动态专家知识库对辅助工艺系统重点设备的状态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实现辅助工艺系统的能耗优化。减少能源消耗超800万度,实现经济效益400万元以上。建成12MW分布式自用光伏项目,加大绿色电力使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依赖。2024年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核陕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结合行业领先的技术积累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定向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布局半导体精密部件、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与产业化,精密阀门国产化项目完成多款样机开发,实现部分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2023年以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7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200万元,科技创新收入1600万元。
追求卓越,促进世界一流“新提升”
一是加快推进世界一流铀浓缩企业建设。中核陕铀构建世界一流铀浓缩企业指标体系,涵盖6个一级核心指标、4个方向的20个二级支撑指标,通过对标、分析、论证,形成具体的、可量化的世界一流目标。成立5个业务专班,统筹推进检修、设备、数字化、生产运行等领域补短板、锻长板,提升管理能力和业绩水平,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2023、2024连续2年在中国原子能年度综合运行业绩评价中位列“优秀档”。
二是建立中核陕铀部门卓越指数评价机制。从专业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和品牌一流四个方面形成评价指标,衡量企业各部门在专业领域内的领先程度和行业地位,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奋进。夯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责任体系,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核心指标通过二级支撑指标分解为行动项,与各部门年度责任书的关键指标任务融合,按季度跟踪和评价工作进展。将卓越指数评价结果纳入公司各部门绩效考核以及负责人使用调整考评工作中。
三是优化流程促进高效规范运营。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综合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的经营理念,针对公司生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开展业务流程体系优化工作,完成采购管理、设备消缺、制度管理三个流程试点优化工作,形成流程优化实施标准操作手册,试点流程经优化耗时降低30%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2025年比2022年预计提升35.75%。
改革永远在路上,奋进未有穷期。中核陕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持续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实干精神,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为推动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安全基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核陕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