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主办的2025年“她·未来”女童科学营走进中核集团,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与“中核研学”联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体验活动。来自广西、内蒙古、陕西、四川、甘肃、新疆等多地的120名初高中女童,带着对核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在这里开启了一场“硬核”又温暖的科学之旅。
探秘核工业科技馆: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上午,营员们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开启了一场深度互动式科技探索之旅。通过丰富的展陈和生动的讲解,女孩们了解了核工业的发展历程、核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中核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从“两弹一星”精神到“华龙一号”等自主创新成果,从核能发电到核技术应用造福民生,女孩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对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也激发了她们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在互动展区,女孩们亲身体验了多项科技互动装置,探索了核奥秘,了解到核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核技术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营员在体验后惊叹。这些互动展项让书本知识跃然眼前,女孩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科技创新如何守护国家安全、赋能美好生活。
对话巾帼科学家:深度互动叩响科学心门
下午,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李婷为营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成为火炬,汇聚微光》的精彩分享。作为岩石矿物学领域的专家,她结合自身经历,从“个人成长”“有趣的矿物学”“动人的巾帼风采”三个方面,向女孩们展现了女性科学家的坚韧与智慧。
李婷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科学家的历程;详细分享了“嫦娥石”的发现过程及命名过程:提前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及流转方案,使用针头只有500纳米的取样针,将上万颗的月壤分组,并在十四万颗粒中找到唯一一颗可用于后续验证的颗粒,将中国古代神话与现实梦幻联动,把中国文化用新的方式讲述给全世界……;用中央企业中女性科研人员的生动事例鼓励女孩们:“无论身处怎样平凡的角落,只要向着生活的光亮跋涉,为家国发展倾力,便如夜空星辰,自带光芒。是否被看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的事已成为这世间美好的一部分,是万千微光里的一缕,终会与无数星火相融成照亮世界的火炬。”
同学们围绕李婷讲解的矿物学应用案例及展示的科研影像积极思考,提出极具洞察力的问题,“图片中柱状铀石是大大小小圆形颗粒,受到什么影响会形成这样的形状?”“矿物学和核工业有什么样的联系?”“医学是怎么和矿物学结合起来的?”,现场互动氛围浓厚,科学的种子已在姑娘们的心中悄悄种下。
中核研学:助力青少年科技梦想启航
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主体,中核集团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此次“她·未来”女童科学营走进中核集团,正是中核研学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科技教育资源的生动体现,也是中核研学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合力开展核科普的良好实践。
当“她·未来”的柔性气场与核工业的硬核科技在同一时空交汇,冲突本身就成了最好的教材。一块看似冰冷的嫦娥石,在李婷手中被赋予温度,成为女孩们心中跳动的科学火种。“她·未来”需要核工业的硬核脊梁,核工业同样需要“她”的柔性触角——去链接更多元的想象力、去回答更辽阔的未知。(邢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