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09-04 07:06:27  星期四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踏空的机构资金,悄悄涌入化工板块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浏览量:19次 所属栏目:新材料 发布者:田佳恬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A股底杀疯了。

6月以来,上证指数一路向东,大涨15%以上,直逼3900隘口,创下10年新高。

图:上证指数月K图,来源:雪球

这波行情的引擎,当属以寒武纪、中际旭创为旗帜的人工智能板块。期间,科创50大涨逾35%,创业板指涨幅更是近40%。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资金都吃到这波科技溢价红利。踏空者不止是个人投资者,更有诸多机构投资者。

对于理性的大资金而言,追高是不可能追高的。于是我们看到,过去一个月,大量踏空的机构资金正悄悄涌入化工板块:

图:化工50ETF近3个月的流入趋势。来源:choice

机构资金布局化工板块,它们看到了什么?

01

影响深远的反内卷

7月1日,第六次中央财经委员会展开,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这是一句非常有含金量的定调,影响重大且深远。要知道,财委会前身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于2018年3月改名而来,主要职责是针对宏观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比如,全国统一大市场便是在财委会中提出,并整体推进的大战略。

对此,资本市场更在意“低价”“落后产能”“推出”等关键词,开始与2016年正式开启的供给侧改革进行类比。

起初,资本市场并不知道会对那些行业进行去产能。7月2日,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家座谈会,引爆了多晶硅的超级行情。不足1个月,多晶硅主力期货价格从3万元快速拉涨至最高的5.5万元,涨幅高达80%以上,同时也引爆了A股光伏板块。

7月18日,工信部官宣,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有需求稳增长政策,又有淘汰落后产能动作,市场开始疯狂定价这就是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商品期货市场中,黑色系、化工系、多晶硅、碳酸锂等相关品种疯狂暴涨。尤其是焦煤,更是出现了五日五连板的奇观。A股市场中,主力也大肆追捧化工、有色金属、水泥、钢铁等周期板块。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高层定调改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一方面,删掉低价字眼,表明去产能不是通过行政一刀切的方式消灭一切低价,暗含了要更加市场化、法制化。

另一方面,产能有序退出变成了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表明本轮去产能只会是重点行业,暂时否定了市场预期的全局式供给侧改革。

此外,市场此前普遍预期反内卷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去产能,实现物价普遍上涨,将中国从“通缩”拉回通胀周期。但这次会议也进行了适度纠偏与修正。

总体来看,本轮反内卷还要继续推进,但强度、力度要比2016年温和一些,去产能行业更多聚焦在新兴领域和部分传统领域。但因为这是最高级别会议定调要做的事,其实算是下达了供给侧改革2.0的动员令,落地执行的确定性很高,且持续时间会较长,对于相关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02

化工供给侧势在必行

目前,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行业,除了光伏,化工是另一个较为确定的行业。

从2018年开始,中国化工行业开始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产能大扩张。从在建工程投资总额看,2018年到2024年年均保持正增长。2024年更是达到了3884亿元,同比增长12.3%,但比2022年的50%以上要慢一些了。2025年一季度则自2018年以来首次落入了负数区间。

图:申万基础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同比增速,来源:民生证券

化工产能大扩张,而需求增速又跟不上,导致出现了明显产能过剩的情况。

2025年二季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1.90%,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74%。其中,PVC、乙二醇、环氧丙烷产能利用率更是低于70%。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承压明显。目前,90个化工品价格已跌至近五年10%分位以下,27个品种价格位于历史最低水平。

这必然又会导致化工业盈利能力恶化。其实上,2021-2024年,化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8.03%大幅下滑至4.85%,2025年上半年同样处于多年低位。

可见,化工反内卷也是势在必行。那么,该行业反内卷,会怎么反?

第一种潜在路径是通过提高技术指标来淘汰落后产能。比如,针对老旧产能占比高,安全、能耗、环保不达标问题突出的细分领域,政策可以推动直接强制淘汰,快速压缩供给。

第二种潜在路径是建立“配额制”。

这在化工业或其他工业领域都有过典型案例。2022年之后,制冷剂(氟化工产业链关键产品)开始实施配额制,开工率与总产量持续下降。供给端大幅压减,而需求端还有一定增量,导致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行业利润持续回升。

1755936320162

来源:华鑫证券

截止今年7月底,制冷剂R32出厂价5.5万吨,较年初上涨28%,同比上涨51%。在此大背景下,东阳光、永和股份、联创股份、中欣氟材等相关企业归母净利润在今年上半年均实现超过100%的高增。

还有电解铝。2017年,政策给全国电解铝设定了一个4500万吨/年的产能上限,一直延续至今。这导致没有新产能出现(新增产能要置换老旧产能),而需求端又有空间,导致电解铝行业利润较好,相关公司股价纷纷走牛。

以上两大案例其实是接下来化工反内卷可以借鉴或考虑的。总之,化工只要推进反内卷,行业困境反转的大逻辑就确定了,那么自然会带来不错的周期性上行机会。

03

博弈降息周期

布局化工板块的机构中尤以外资热忱更高。结合近期高盛与国内机构交流显示,除了反内卷政策加速老旧产能退出、利好化工行业龙头这一原因之外,出口短期预期上调,化工等顺周期板块因此受益也是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一个心照不宣的核心原因还在于:博弈降息周期。随着市场共识愈渐统一,美国9月进入降息周期或成定局。这一背景下,资本开支增长的行业必然显著受益。如AI , 机器人,创新药,这些资本涌入的行业,其实都是降息周期的受益者。而有化工作为原材料上游,从价值传导链条上看,恰系走出周期低谷的起点,相比已经暴涨一轮的热门风口板块,更具性价比与安全垫。04

两大潜力风口

化工是一个大赛道,细分板块超过20类,涵盖数百种核心产品。

而受益最大的应该是行业集中度较高、中国产能占全球产能比重较大、且产能严重过剩的细分领域。就像光伏产业链,最先推进的是集中度很高的多晶硅环节,五家龙头产能占比高达80%,已成反内卷标杆之王。

据华鑫证券研究,基于开工率、库存数据、行业盈利能力等维度分析,认为甘草磷、有机硅、钛白粉、纯碱有望成为今后政策化工反内卷的重点发力方向。

先看甘草磷行业。2024年,全球甘草磷市场规模达47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市场约30%,占全球农药总用量的15%。

甘草磷全球产能约118万吨,拜耳一家达37万吨,占比超三成。国内总产能为81万吨,占比近七成。其中,福华化工、湖北泰盛、兴发集团、新安股份位列前四,市场占有率为18.5%、16%、12.4%、9.9%。

草甘膦作为一种农药产品,其新建产能已明确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未来大概率没有额外新增产能出现。在存量市场中,从2022年底开始,国内几大草甘膦企业主动通过生产装置轮流检修等方式压减草甘膦产能。

除此之外,甘草磷行业有一个潜在利好。据媒体报道,拜耳正准备一份计划,就密苏里州“农达”除草剂的部分大规模诉讼达成和解,如果和解失败,拜耳还可能寻求让子公司孟山都破产。而此前,拜耳已经支付了超过100 亿欧元的赔偿金和庭外和解金。

若一旦真实发生破产,全球草甘膦供给端将出现30%以上的产能缺口,行业供需格局将重塑,甘草磷价格有望大爆发。

再看有机硅,属于化工新材料

2021年,受能耗双控、海外企业因疫情受阻拉动国内出口需求,有机硅中间体DMC价格暴涨至6万元/吨的高点。而后,在2022-2024年,有机硅产能大幅扩张(分别为60万吨、近30万吨、超70万吨),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至当今的1.2万元左右。

2024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为344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70%。其中,合盛硅业、江西蓝星星火、东岳硅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鲁西化工占比靠前,六家合计占比约69%。

图:有机硅中间体市场份额占比,来源:湘财证券

经过三年扩张后,2025年国内仅有兴发集团10万吨新增产能。而海外市场,有机硅产能有收缩迹象。2016年以来,迈图关闭了德国、美国的有机硅装置,陶氏化学关闭了英国有机硅产能,海外产能总计退出近30万吨。

此外,国内有机硅需求较为旺盛。2024年,有机硅中间体表观消费量高达182万吨,同比增长超20%。今年前4月,同比增速高达24%。

钛白粉、纯碱两大领域同样存在困境反转可能,不具体展开了。

总之,在反内卷大逻辑之下,化工业利润有望迎来周期性反转,叠加估值处于多年低位,接下来成为A股市场主线之一的概率较大。

       原文标题 : 踏空的机构资金,悄悄涌入化工板块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