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10-28 02:14:34  星期二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在海拔4700米高原的“蓝海”里“追光”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浏览量:16次 所属栏目:核工 发布者:田佳恬

  凛冽寒风裹挟着高原的细雪

  掠过4700米的山巅,

  这里是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

  苍穹之下,

  绵延的雪山终年披着银甲,

  稀薄的空气

  让每一次呼吸都似与天地博弈。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543_902

  作为国家“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

  重点工程,

  凉山木里茶布朗光伏发电项目

  宛如镶嵌在云端的璀璨明珠。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547_796

  场址海拔从4150米直抵4700米,

  这是目前国内在建难度最大的

  超高海拔光伏工程之一。

  中核二四

  参建该项目的Ⅲ标段。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550_936

  在这片热土上,

  有一支

  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

  年轻团队,

  正以无畏的勇气,

  将“双碳”目标的宏伟蓝图,

  一笔一画镌刻在

  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554_501

  茶布朗光伏发电项目深嵌于青藏高原西沿、大凉山横断山脉腹地,极端的自然条件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施工屏障。进入项目核心区,需要驱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泥泞山路。路面上满是深浅不一的车辙,混着泥浆,晴天尘土扬,雨天更难行。建设物资靠车辆艰难运输,人员往返也得小心翼翼。

  同时,该项目地质结构复杂多变,25%的区域存在冻融、风蚀等不良地质现象,10%的地块坡度超30度,局部甚至达到40度,陡峭地形让常规施工举步维艰;海拔4500米以上的区域,运输车辆动力锐减40%,-20℃的低温环境中,普通混凝土强度损失过半;人员的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闷气短的不适,日常行走和说话都比往常要付出更多的气力。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557_468

  作为公司目前承建的海拔最高的项目,公司党委高度重视项目推进实施,加强组织协调,选配优质资源,确保将该项目打造成超高海拔光伏品牌示范工程。面对地质复杂、机械跑不动、昼夜温差大、人员呼吸困难等重重挑战,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一方面创新采用“模块化+程序化+标准化+视频化”施工组合方案,将光伏支架、电缆沟等构件在主干道合适区域预制,借助履带式运输机分段转运;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桩基施工设备无法穿透冰碛砾石区域的岩层,党员技术骨干带领攻关小组,采用改进后的工装夹具,在提升施工便捷性的同时,确保预埋件精度达到标准,保障成桩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团队始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通过细化草皮剥离、表土清理等环保水保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高原脆弱生态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00_411

  在年均7级大风呼啸、积雪期长达6个月的雪域高原,项目团队传承核电建设“严慎细实”的基因,以科技力量突破自然桎梏。

  针对8.57平方公里、额定容量420MW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团队构建了“全天候监测+动态调整”施工体系,共有26273个组串,每个组串中光伏组件以2×13的矩阵精密排列,竖向支撑采用镀锌钢立柱,每个组串支架基础有10个,共262730个支架基础。为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还通过微孔灌注桩、配筋并预埋钢套筒,整体成钢制地锚桩,并由质量人员实时监控融沉注浆对结构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03_172

  团队集中研发的“复杂山地高寒高海拔地区地锚桩施工工法”,成为破局核心。该工法通过微型灌注钢管桩减少生态扰动,利用三维建模实现桩基精准定位,在设备安装环节采用接地式单立柱支架和模块化预装变压器,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与此同时,正在进行新型光伏板安装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研究。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06_214

  五月的木里高原,强降雪与寒潮交替肆虐,37公里泥泞运输线成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零下低温致使道路冰雪覆盖、滑坡频发,信号盲区更让物资运输难上加难,满载光伏组件的车辆被困4400米垭口,每中断24小时就可能延误工期1-2周,严峻形势考验着整个团队。

  危急时刻,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成立“高原先锋党员突击队”。党员们佩戴党员徽章冲锋在前,带领员工铲雪除冰、疏通道路,协调机械解救受困车辆。项目部还设立后勤保障组,为滞留司机送上热餐、饮用水和抗高反药品。“有困难,找三工区单位!”这句在运输线上传播的话语,成为对中核二四最生动的赞誉。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09_110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13_956

  在4700米的施工现场,项目团队以“党员服务站”为依托,构建起“健康防护-心理疏导-文化滋养”全方位保障体系:邀请中核健康成都医疗团队长期驻场,制氧机、高原病预警系统随时待命;分公司领导不定期前往项目营地,随时为员工疏解心理压力,排忧解难;委托山下镇上的超市每周两次运送新鲜果蔬,贴心代办生活事务。在物资运输艰难的高原,就连平平常常的腊肉,也成为了项目上的“珍馐”。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16_758

  在项目现场,一面鲜艳的红旗已然成为标志性的“固定风景”。项目团队在业主单位组织的季度综合评比中,连续两次斩获“流动红旗”,让这份荣誉常驻此地。

  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自项目开工至今,该团队始终保持着零安全事故、零高原重症病例的优异成绩。在高原地区施工,极易引发脑水肿、肺水肿等突发疾病。为此,项目团队精心构建“5分钟急救响应圈”,每月开展不少于4次的高原急救、高原作业、地质灾害、交通安全等应急演练。凭借扎实的安全管理工作,在业主单位每月组织的安全检查中,始终稳居月度安全评比榜首。这面“流动红旗”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中核二四人将安全理念深度融入高原基建各个环节的有力见证。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19_514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23_858

  据悉,该项目Ⅲ标段建成后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3000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9万吨,相当于种植160万棵冷杉,预计2025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

微信图片_2025-10-27_103626_841

  当高原的阳光穿透云层,

  照亮连绵的光伏矩阵,

  跃动的光芒诉说着

  属于中核二四人的奋斗传奇。

  (中国核工业报)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